熱門搜索:
抗病毒口服液的概念其實較早可以追溯到東漢名醫張仲景所著的《傷寒論》,這是我國*部闡述外感疾病的辨證論治專書。而現在我們所說的抗病毒口服液,就是以中醫瀉火驗方中的“白虎湯”和“清瘟敗毒飲”為基礎改進而成的,它的成分由板藍根、連翹 、石菖蒲、廣藿香等九味中藥組成,具有清熱祛濕、涼血功效,主治功能一般為流感、風熱感冒等病毒感染,可以說是中藥的經典方劑之一。
不過這個知識點,大家稍微了解一下即可,至于抗病毒口服液能夠對抗病毒的原理嘛,還是要先從病毒這個罪魁禍首說起。
病毒是一種非細胞形態微生物,本身是沒有細胞結構的。它的外殼是蛋白質,內部是RNA,進入人體細胞后,病毒會利用細胞內的營養物質合成更多RNA,然后這些RNA又會合成蛋白質,依次循環。久而久之的,一個細胞內就會存在很多病毒。而一旦細胞遭到了破壞,便是病毒肆虐之時,它們會在人體內**轉移、增殖、尋找下家,所以身體力一時半會滅不完病毒,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它們的增值太快了。
而抗病毒口服液的抗病毒機理,就在于人體服藥后,內含板藍根、連翹石膏和蘆根等九味中藥會同時作用人體內,增強人體功能、激活抗體,使細胞和球蛋白吞噬并消除病毒,幫助我們恢復健康。同時,因為抗病毒口服液中組合了各種類型的中藥材,所以它對于病毒感染造成的各類癥狀也有著*有針對性的緩解。